学院简介

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,是四川省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、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、省“三全育人”改革试点学院、省思政课建设先进单位。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。学院前身为政治课教研室、马列教研室、政治系、“两课”教育教学研究中心。《资本论》最早中译本作者陈豹隐、著名哲学家刘明康、经济学家刘诗白等是本学科奠基人。拥有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、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及案例团队、四川省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、省思政课“名师工作室”(3个)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、成都市第四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——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,是全国财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、四川省高校思政课研究会、四川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会长单位。
思政课教学
承担全校本科生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。2021年以来,思政课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、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1项,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,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、一流课程6门。开发“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”“红军长征在四川”“新中国建设”系列思政虚拟仿真实验课程12门,入选国家文物局大思政课教学资源项目1个,在全国大中小学、干部学院推广应用,产生重要影响。
研究生培养
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任务。博士层次招收培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、思想政治教育、党的建设4个专业研究生;硕士层次招收培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、思想政治教育、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、党的建设5个专业研究生。获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博士论文1篇。
科学研究
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,2021年以来,立项国家社科基金、教育部人文社科、省社科基金项目64项,其中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、教育部思政课教师重大项目1项、四川省社科重大项目7项;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,其中,在《马克思主义研究》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》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87篇,在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、中国教育报、四川日报及新华网、人民网等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0余篇,出版专著10余部。举办“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”等全国、全省学术会议近20场。
师资队伍
现有思政课教师73人,其中教授15人、副教授21人。学院教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、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、天府青城计划教学名师、天府青城计划哲社菁英人才、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;担任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委员、四川省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;担任“马工程”课程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配套课件制作首席专家;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人物、四川省首届“四有”好老师;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、三等奖,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,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,四川省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三等奖等荣誉;获批教育部“形势与政策”课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择优支持计划教学团队。
党的建设
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特色鲜明,创建“VR铸先锋”党建工作品牌、“四强化三面向”优秀支部工作法。学院师生入选省委理论宣讲团、成都市委理论宣讲团,研究生(团队)在全国、全省“大学生讲思政课”竞赛、“挑战杯”红色专项、“蓉耀青年”理论宣讲等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,毕业生主动扎根边疆、扎根基层,以实际行动诠释“经世济民、孜孜以求”大学精神。学院教师荣获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、优秀教育工作者、优秀党员等荣誉。学院荣获“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”、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团队等称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