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月30日晚,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颐德楼H108教室举办了本学期第二次(总第十次)实践教学辅导暨“六十分钟学与思”讲座活动。活动由倪晶晶老师主讲,围绕的主题是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资本主义生态危机”,旨在为学生规范开展课程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持。
倪晶晶老师从《理想国》的“洞穴寓言”切入,引出“理性的祛魅”这一命题,并据此分析了启蒙精神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走向自身对立面的原因。通过讲解威廉·莱易斯、安德烈·高兹、大卫·佩珀等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理论观点,介绍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兴起背景、发展历程与思想渊源,指出西方生态危机的根源不仅在于“科技异化”“消费异化”“生态异化”等一系列现实问题,而且根植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“控制自然”观念。讲座最后反思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维度,引导学生围绕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误读与修正”、“生态社会主义是否具有乌托邦色彩”、“科技在生态治理中扮演何种角色”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。
本次讲座拓宽了“原理”课的理论视野,有助于激发学生探讨现实生态问题的兴趣,对于学生在实践方案规划和实践报告撰写中打开思路具有帮助作用。
(撰稿:魏星 初审:王安蕤 复审:吴玉平 终审:陈宗权)